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举行。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安徽日报》约请专家学者对全会精神进行宣传阐释。beat365官网王先柱教授以《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题,在《安徽日报》7月23日06版发表理论阐释文章。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的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持续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只有建设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不仅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而且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不仅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而且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发生变化,发展理念当然要随之改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然而,当前全球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改变全球产业面貌和分工格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卡点瓶颈。因此,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大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整体协同,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立足长远,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要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推动先进生产力质态加速形成。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彻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粗放扩张、低效发展的生产力发展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围绕突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培育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数据基础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畅通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